(灰指甲)甲癬
灰指甲就是一種指甲的黴菌感染,台語真菌臭甲,或者正式一點的名稱叫做甲癬。灰指甲常會並發在香港腳(足癬)患者身上,原因可能是黴菌感染足部產生香港腳之後,又伺機感染了指甲。
症狀
灰指甲不一定是灰色的,有時在患者身上可以看到黃色,褐色,綠色...等其他顏色的變化,但不管是什麼顏色,指甲看起來都會特別混濁。
灰指甲比較嚴重的患者,有時可發現指甲增厚,周圍脫屑,指甲凹陷,指甲變形,甚至是甲床分離的位置。
以下幾種人特別容易染上灰指甲:
老年人
赤腳走在游泳池,健身房的淋浴間,公共浴池...等傾斜的表面
香港腳(足癬)患者
足部容易有小傷口,或者其他皮膚疾病,例如乾癬患者
糖尿病患者
各種免疫缺乏疾病患者
家中有其他人患有患灰指甲
預防
保持乾燥,避免接觸可能的感染源,避免指甲受傷,以上就是預防灰指甲的三大心法。
-
定時清洗手腳,如果手碰過得了灰指甲的腳,一定要再洗手。
-
用正確的方式剪指甲,最前端剪平,兩次再稍微磨圓,每次都要消毒剪指甲的工具。
-
穿著吸汗的襪子,和勤於更換。
-
選擇通風良好的鞋子。能穿拖鞋就不要穿鞋子。
-
至少要佩戴前消毒的鞋子,或者至少要好好消毒這些鞋子。
-
在游泳池,公共浴池等地面易積水處,請記得穿上拖鞋,避免沾水。
-
避免經常去做指甲或者使用人工甲片導致最終的指甲受損或弱化。
-
同時注意身體其他處的各種黴菌感染(香港腳,手癬,體癬…等)避免交叉感染。
(香港腳)足癬
會發生的原因
香港腳要被正式介紹之前,大家一定要先認識皮膚癬菌(Dermatophytes)是什麼。皮膚癬菌泛指多種會感染人類或動物的黴菌,這類黴菌如果感染了身體就是「體癬」 、感染了足部就被稱為「足癬」也被稱為「香港腳」。
產生的症狀
常見的症狀有腳趾間發紅、脫皮、發癢、疼痛的小水泡、在腳跟和足部兩側異常增厚角化、脫皮,伴隨不同程度的紅腫等不同情況
治療方法
緩解症狀(特別是發癢):降低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機率、避免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或感染其他人。
輕微、局部的:醫師會先開立外用抗黴菌藥膏,也就是俗稱的香港腳藥膏,香港腳藥膏主要是用來「治療黴菌感染的」
頑固、反覆發作:使用藥膏治療效果差的香港腳患者,醫師可能會併用口服抗黴菌藥物。
針對足部角質增厚:這類香港腳患者,因為增厚的角質會影響外用藥物的滲透與吸收,會搭配口服藥物的使用。
有開放性傷口、裂傷:這類香港腳患者,醫師可能會開立抗生素藥膏,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為蜂窩性組織炎。
該如何預防
-
全家一起治療。否則很容易家庭成員交互感染,爸爸好了換媽媽長,媽媽好了換妹妹長,沒完沒了。
-
避免和他人共用鞋、襪。如果家人無法一起治療,至少鞋襪不要放在一起。
-
避免赤腳出入公共浴池、淋浴間、三溫暖等潮濕的環境,請著拖鞋。若不慎接觸,請務必用清潔產品洗過整隻腳(包含趾間縫隙)並徹底擦乾。
-
保持腳部乾燥。洗澡後要完整擦乾、腳汗太多可使用止汗劑、穿著吸汗力好的棉襪,儘量避免穿絲襪、褲襪。
-
避免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鞋子。能穿涼鞋就不要穿布鞋,能穿布鞋就不穿皮鞋、膠鞋。